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简称上海联通)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在上海的重要分支机构,拥有包括移动和固定通信业务在内的全业务经营能力。
上海联通是上海区域主要的通信业务提供商,其主要业务经营范围包括:GSM移动通信业务、WCDMA移动通信业务、固网通信业务(包括固定电话、宽带)、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接入号193)、批准范围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接入号16500)、IP电话业务(接入号17910/17911)、卫星通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电信业务等。
上海联通作为上海区域主要的通信业务提供商和互联网业务提供商,每年需要采购大量的IT设备用于自身的业务运营支撑,以及对外的IDC运营。但是,在这些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上海联通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业务响应速度慢。上海联通以前的信息化建设都是采用传统建设模式,应用系统的IT基础资源分配相对固化。这样当新的业务需求出现时,往往需要重新采购IT设备,业务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建设成本高。电信业务的第一要求是高可靠性。为了确保系统安全,运营商的核心支撑系统一般采取1+1备份方式。同时电信业务,具有潮汐性的特点,在平时业务比较均衡,在某些业务时段(比如春节、中秋等)业务量非常大,而IT设施的建设需要能够满足这些高峰时段的业务需要。因此,IT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总体资源利用率不高,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运维效率低下、运维成本高。各种基础设施都有自己的建设、维护人员,无法进行复用,维护成本偏高。但是维护效果有时候却不能够完全让用户满意。以上海联通营业厅的PC机维护为例,每次PC机故障都需要上门维护,如果上门维护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把故障PC机拉回维护中心来进行维护,平均维护时间需要1-2天,严重影响了营业厅的业务开展,相应也影响了客户满意度;
上海联通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最终确定云计算技术,对于运营商IDC业务提供以及降低内部IT平台投资和运维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为了尽快引入适合上海联通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的云计算平台,合理利用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上海联通于2009年12月决定,正式启动云计算专项工作,并专门成立了IDC及云计算中心(二级单位),负责云产品的销售及运营。
上海联通与业内主流厂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测试,并最终确定与华为合作共建“上海联通云计算中心”,用于给内外部用户提供云产品的服务,并探索运营商在公有云市场的云计算服务模式。
端到端采用华为的硬件设备与云计算软件,建设面向内外部用户的,高效、灵活、统一的云数据中心。
面向内部用户,推广虚拟桌面、云存储和云主机服务,将上海联通内部的办公与IT服务逐步搬迁到云数据中心来;
面向外部用户,推广虚拟办公、虚拟桌面、云存储和云主机服务,积极拓展外部用户市场;
上海联通从2010年开始部署云计算产品,经过3年的时间,上海联通已经建设完成了面向内外网的数据中心,能够提供桌面云、云主机、云存储等多项云计算产品。上海联通在公司内部及外部客户中推广使用了这些业务,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建设成本。基于云计算的资源虚拟化、弹性负载均衡以及高可用性等技术,改变了传统方式下业务建设需要按照最高峰时段来进行建设的模式,变成了高峰时段,从资源池中弹性获取资源来满足业务需求;而在平常时段,就将高峰时段获取的资源还给资源池,供其他业务使用。在这种模式下,所有的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复用,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建设成本;
降低运维成本。基于云计算统一资源管理、统一运维的特性,改变了传统业务下上门维护的模式,变成了后台远程统一维护。这样一方面维护人员和资源可以重用,另一方面也节省了维护人员到现场维护的时间,大大提升了维护效率。以上海联通营业厅为例,使用桌面云后,故障维护时间由以前的天变成现在的分钟,维护效率提升了数百倍;
快速业务响应。使用云计算产品架构替代传统的IT基础架构,摒弃了传统架构业务与基础设施绑定的关系。由于云计算具有弹性扩展,快速部署的特点,因此开展新业务时只需要在云计算资源池中划出业务开展所需要的资源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象以前那样等待新的IT设备到货。这样新业务的上线周期大大降低。从以前的3个月降低为3天;
上海联通利用云计算数据中心,一方面在内部推广使用这些云计算业务,降低内部业务的建设成本与使用成本。同时,也积极在外部用户中推广使用云计算业务,先后发展了包括平安保险、水晶石渲染、太平保险在内等多个用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逐步探索出在中国市场,运营商如何开展公有云业务的新模式。